污染水體修復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7-20 瀏覽量: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工農業發展迅速,工業制造和農業生產帶來的一系列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比如農藥或工業中大量的N、P等營養元素排入水體,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藻類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導致水體含氧量急劇下降,最終導致大量水生生物死亡,造成水體發黑、發臭。針對這些污染問題,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認為,污染水體修復有很多種方法,其中,具體方法如下: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吸附的原理, 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污染水體修復工程師認為,納米材料能在很大程度上吸附水中的重金屬,從而減輕水體的重金屬污染,其中碳基納米材料中石墨烯易于拉伸,晶體表面含有許多的氧基團,且表面積巨大,因此對金屬的吸附作用良好,在環境領域應用十分廣泛。另一種物理方法還有機械過濾方法。
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的原理是物質之間相互反應,使污染物進行沉降或轉化為無毒、無害物質。但化學方法處理后的污染轉化物,如果不進行恰當的控制,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認為作為光催化劑的TiO2對治理水體污染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TiO2通過借助光照,催化污染水體,該物質能處理80多種水體污染物,使其最終降解為水和Co。O3氧化法采用具有強氧化作用的O3,產物簡單無害,徐武軍等人研究發現當保持反應溫度位于35.43℃左右,溶液pH值為7.0~12.0,過氧化氫/臭氧比值為0.5~0.6,添加金屬氧化物作為催化劑時能得到較好的處理效果。
生物方法
生物修復污染水體的方法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通過化學作用降解污染水體,具有花費少、不產生二次污染,使污染問題解決得更徹底等優點。利用微生物修復污染水體,首先要在水體中構建微生物菌群,其次要調整環境因子,維持微生物的活性,增強凈化效率。
每種修復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采用哪種方法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在污染水體修復上具有豐富的項目經驗,近年來,在全國各地具有多項項目經驗,污染水體修復質量效果好,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推薦新聞Recommended news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