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特點-中地大環境地質污染土壤修復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6-17 瀏覽量:
土壤污染具有明顯的隱蔽性、滯后性、富集性和不可逆轉性等特點,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則需要很長的治理周期和較高的投資成本,造成的危害也比其他污染更難消除。
隱蔽性和滯后性
大氣、水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環境問題一般都較易通過感官發現,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污染物或被吸收或被分解,從而改變其原來的面目被隱藏在土體中,但這并不會立即導致土壤肥力的陡然下降,被污染的土壤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還可以保持一定的生產能力,所以土壤從開始被污染到危害后果產生,有一個較長的逐步積累的過程。
2.富集性
由于土壤對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和固定作用,這使得污染物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氣和水體中那樣容易遷移和稀釋,而是在土壤中不斷富集而導致污染超標。
3.不可逆轉性
以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為例,汞、鎘、鉛、砷等重金屬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而難以排除,盡管一些化學反應能緩和其毒害作用,但對土壤環境仍存潛在威脅,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另外,許多其他有機化學物質的土壤污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
4.治理困難性
積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污染物則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凈作用來消除。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即使切斷污染源也難立即奏效,必要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因此,通常治理污染土壤的成本高且周期長。
推薦新聞Recommended news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